伴随着3G的如火如荼,运营商的各类违规经营又开始抬头升温。在抢用户的基本思路下,运营商勇字当头,一轮互相PK,拼的不是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是看谁能更快的拆对方的台,这样的竞争要来有何用?
市场失衡有所减缓
自去年重组以来,电信业的市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一家独大的竞争格局开始被打破。通过收购、合并的方式,六大运营商合并为了三家运营商,并且三家运营商都获得了全业务经营的牌照,为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竞争搬开了束脚的门槛。
尤其年初3G运营牌照的发放,加速了这一转变的速度。随着年初发放3G牌照,企业间全业务竞争随之展开。在新增移动电话用户市场,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截至6月底,中国移动在新增移动电话用户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减少为60.8%,低于一季度的68.2%和去年年底的93.3%,企业间新增用户市场份额差距进一步缩小,市场竞争格局失衡的趋势逐步减缓。
到了三季度,这样的形势表现得更加明显。根据中国移动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净利为839.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营收为3269.77亿元,同比增长8.9%。截至9月30日,中国移动用户总数已达到5.08亿户,其中在网TD用户为165.5万户。而去年同期,中国移动的运营收入增长达到了16.6%,利润增长为37.9%。从16.6%到8.9%,除去资费水平下降和新增客户主要为低使用量客户带来的ARPU及每分钟使用量平均收入下降原因之外,竞争对手对个人用户市场的强势介入,对中国移动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重组希望得到的缓解市场失衡目标初见成效。同期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财报可见端倪。中国电信方面自取得移动业务牌照以来,新增用户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截至9月30日,中国电信移动用户达到4678万,其中移动用户今年前三季度净增1887万,三季度新增用户750万户。
中国联通前三季度实现总收入1149.3亿元,实现净利润93.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3.6%,为联通去年全年净利润的119.3%。
摩擦不断挑战监管
3G发牌后市场竞争加剧也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争夺用户,运营商之间的摩擦时有发生,同时也给工信部的监管带来极大的压力。
在工信部召开的上半年工业、通信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官员指出,市场竞争格局失衡的趋势有所减缓。从发展趋势看,电话用户和收入的市场份额继续向中国移动集中,但新增移动用户的市场份额向中国移动集中的整体趋势已经减缓。他同时指出,随着3G业务的发展,不规范竞争行为也明显增多,电信监管面临新的挑战。
这种摩擦主要集中在了三个方面。一是各地开始大打价格战。工信部多次表示,通信服务价格还有下降的空间,但运营商对此置若罔闻,总是热衷搞自己的“套餐”,把消费者“忽悠”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以。与此同时,运营商又不断推出各种单向收费套餐,将用户圈定在自己的网络中。尤其年终将至,运营商又掀起了一年一度的存话费送话费的活动,赠送的范围不仅包括话费,包括加油卡、家用电器、粮油食品以及各种现金代用券。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单向收费举措,只是运营商深度价格战的一个策略,而不是全面单向收费时代来临的信号。从长远来看,各大运营商此番取消漫游费的竞争,只是资费价格战的开始。
二是恶性竞争事件抬头。此前媒体大量曝光的“温州移动门事件”成为其中的代表性事件。运营商一方面通过成本打压竞争对手,另一方面,采取大量不正当竞争手段试图“搞垮”对手的网络。更有甚者,引发了消费者的群体维权事件。此外,互砍光缆乃至械斗也屡有发生。面对此类违规事件的增多,监管压力和难度逐渐增大。
三是违规经营增多。包括运营商联合广电发展宽带业务,违规开展无线固话业务等。
竞争思路亟待扭转
在各类不当竞争此起彼伏中,市场失衡格局仅仅只达到了有所缓解的目标,距离重组改革所要实现的促进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运营商依然在争抢用户的这条老路上“精耕细作”,恶性竞争将在所难免。
3G时代的来临实际上是对原有2G时代用户高速增长的一次“告别”。目前全国的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7.19亿户,如此巨大的用户存量,如果能有相当部分转化成3G用户,对运营商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目前市场分析普遍不看好中国的3G盈利能力。分析师指出,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用户对3G业务表现得非常冷淡。这跟网络覆盖质量低,终端数量少,应用匮乏,以及资费过高等因素不无关系。
如何打开用户的消费兴趣才是运营商应当关注的,而非不停地做“圈地运动”,将所有的用户都纳入进来,如果没有可以吸引消费者的3G应用,即使是运营商花费大量成本发展来的用户,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离网,此时的损失就更大了。
因此,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思维继续延续,当资费越来越低的时候,价格战的空间有限,恶性竞争的不可避免发展到最后,只能是将运营商送上“不归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