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邮局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黄仁勋回应DeepS
2  速达进销存:数字化转
3  在企业管理软件最常用
4  财务软件通用操作指南
5  ChatGPT,你对
6  消息称OpenAI正
7  英特尔与产业打造全栈
8  速达渠道全系列产品注
9  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数智
10  速达天耀A.clou
热门新闻 点击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多 2771881
 企业信息综合信息化服 1631146
 ERP风雨40年之痛 1417186
 ERP代理商应如何掌 1294504
 实施ERP之前需考虑 770015
 下月可预订世博会手机 745335
 “2009IT影响中 476822
 铁通介入固话业务&n 473677
 江苏泰州ISP服务商 473490
 又遇金融危机 中小企 423504
     首页 >> 
人民日报评FB丑闻:不欢迎无所不知的网络读心术
双击自动滚屏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dx116  发布时间:2018-3-26  阅读:1868次 【字体:

《人民日报》( 2018年03月26日05版)

社交媒体巨头脸书,近日因为5000万用户数据泄露一事,站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据报道,剑桥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几年前开发了一款可以在脸书上运行的心理测试应用程序,以“测性格、领奖金”的方式,获取了约27万脸书用户资料。由于还能同时得到他们好友的相关信息,这一数额最终裂变为5000万,相当于脸书北美地区活跃用户的1/3。

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情感状况、工作情况……详尽、海量的个人信息,被程序背后的数据分析公司一一记录,并基于此建立分析模型,总结出个人爱好、性格特点、政治倾向等深层信息。当公司根据这些内容,长时间进行标语、广告的精准投放,用户的思想和行为,显然极有可能在浑然不觉中,受到“量身定制”推送的影响。统计显示,美国有超过60%的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取新闻信息。数据公司掌握网民的一举一动,无声无息间“窥视”我们的生活,引导我们的思考,这让很多人感到既愤怒、又担忧。

商业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滥用“大数据权力”,并非个案。从早前的苹果“后门”事件,到部分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再到如今脸书的数据丑闻,种种越界行为频繁发生,凸显为个人数据维权的重要与必要。“我们有责任保护好数据安全,如果做不到,就不配提供服务”。事后,脸书负责人做出回应,体现了换回用户信任的诚意,也促使我们思考:商业公司怎样把握数据合理利用与用户隐私保护的边界,秉持商业伦理与实现商业价值又该如何有机统一?自律当然必不可少,但光靠自律,显然远远不够。

莽撞、任性、不计后果……正如有人所描述的,网络技术并不像我们希望的那么好,它经常会呈现出“青春期特有的狂野特质”。除了职业道德的自我约束,如果没有法规政策的保驾护航,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公司就容易迷失方向,依靠信息高度垄断的优势,沦为一些利益集团的附庸。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告知与许可”,已经是世界各地执行隐私政策的共识性基础;在众多国家的相关规定中,商家收集哪些数据、做何用途,必须在信息收集开始前解释清楚,并征得个人的同意。可以说,这既是对消费者核心利益的有效关切,也是对整个商业环境的有力维护。做“擎天柱”,创造更多技术红利,还是做“霸天虎”,以技术霸权挑战社会底线?对于有志于实现长远发展的商业公司而言,应该不难做出决断。

有人曾将美国硅谷的运转,比作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部分朽木不断腐烂,为新生代树木的生长提供养分。如果外部的冲击,或者内部的腐坏,超过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进入恶性循环,日益走向衰败。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人们对于技术被不当使用的忧虑。无论任何时候,技术服务的深化与拓展,都不能以侵犯用户隐私为前提。我们需要更方便、快捷的科技服务,但不欢迎无所不知的网络“读心术”,更不想成为无所不露的生活“透明人”。给严守个人信息加装“防盗门”,让隐私保护跟上时代脚步,网民才有可能更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新的互联网服务,互联网也才能借此实现更可持续的安全发展。


  • 上一条新闻: 科技部公布2017年独角兽名单

  • 下一条新闻: 微软使用了新硬件,称必应搜索AI性能提高10倍
  • 返回上级新闻
  •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呢称:
    验证码:
     评论内容: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1号1幢1431号 电话:010-56142899 传真:010-82085683 热线:18701104954 邮箱:xmkj@bjxmkj.com QQ:74495258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 北京信铭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90569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