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邮局 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新闻搜索
 
最新新闻
1  黄仁勋回应DeepS
2  速达进销存:数字化转
3  在企业管理软件最常用
4  财务软件通用操作指南
5  ChatGPT,你对
6  消息称OpenAI正
7  英特尔与产业打造全栈
8  速达渠道全系列产品注
9  中小企业如何实现数智
10  速达天耀A.clou
热门新闻 点击
 中小企业信息化问题多 2771891
 企业信息综合信息化服 1631159
 ERP风雨40年之痛 1417195
 ERP代理商应如何掌 1294513
 实施ERP之前需考虑 770021
 下月可预订世博会手机 745344
 “2009IT影响中 476831
 铁通介入固话业务&n 473685
 江苏泰州ISP服务商 473498
 又遇金融危机 中小企 423511
     首页 >> 
被夸大和被低估的 Android 碎片化
双击自动滚屏 来源:猎云网  发布者:dx116  发布时间:2014-6-6  阅读:20099次 【字体:

猎云网6月5日报道(编辑:名扬)

昨天我编译的《iOS 8 “偷走”了 Android 多少功能?》 引发了诸君的讨论,有观点认为 Android 开放和碎片化造成其体验不如 iOS。所以 iOS “借鉴”走 Android 这些功能后反而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这又回到了一个经典问题:Android 碎片化究竟有多严重?

Game Oven 这篇文章 很好地描述了Android 碎片化的现状,其引用的这段Vine短视频尤为经典:

 

(看不到短视频的朋友请自备翻墙梯)

7款不同的Android 设备上运行同一个电子罗盘应用,居然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Android 碎片化,既被过分夸大,又被过分低估。全赖你从哪个角度观察。

 

被夸大的 Android 碎片化

 

被夸大的是系统版本的碎片化。

谷歌在降低Android版本分化方面的努力已经初显成效。约四分之三的现有Android设备已经用上了更时尚的4.X系统。不过更重要的是,谷歌已经把它的核心服务(例如地图、支付、通知推送等等)剥离出 Android 系统封装进了软件层面的 Google Play Services。

通过这一举措,谷歌能够绕开运营商和手机产商,直接向用户推送谷歌服务体系(API和应用)的更新。手机产商给不给用户升级固件已经无所谓,谷歌可以通过云来让这些用户享受到最新的谷歌应用和API,系统版本再也没有以前那么重要。去年的 Google I/O 大会上我们已经见识到了,谷歌刚宣布新的地图API,这些功能就通过 Google Play Services 的更新推送到了绝大多数 Android 手机上,即使这些手机还在运行旧版本的操作系统。谷歌的云服务弥合了碎片化。

 

被低估的Android碎片化

 

与此同时,硬件层面的碎片化正在加剧。OpenSignal 去年夏天发布的示意图,能让我们直观地看到Android手机硬件的碎片化:

 

Android的碎片化本身未必是件坏事——它深深植根于谷歌过去所作的所有相关决策。“开放”和“多元”必然造就这种细碎的分化。Android 设备价格区间从50美元到600美元不等,硬件差异与价格差异息息相关,我不认为还有办法来弥合硬件的分化。如果一个系统希望能够包容成千上万的制造商,囊括各种各样的用户需求和价格区间,那自然也会导致市面上出现各种各式各样不同配置的设备。

苹果软硬结合的办法也是有代价的,苹果产品有限,只能涵盖较窄的价格区间(和屏幕尺寸),把它的成功限制在了部分市场。不过苹果因为其“有限”和“封闭”,它是可以预测的。Android 多元化的后果同样广泛,更多价位、更丰富的设备,更广阔的市场,毕竟买得起50美元手机的人总要比花600美元买手机的人多。然而它也让 Android 变成边界模糊,结果不可预测的混乱地域。

不只是上面举过的指南针的例子,几乎所有和硬件有关的开发到了Android那里都会变得复杂。Android 难以把NFC推向大众市场就是近例。开发者根本无法搞清楚多少用户的设备上有NFC(当然很多用户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手机上有没有NFC)。

由此以来,Android 硬件上的碎片化造成了严重恶果——所有涉及到软硬整合的面向未来的创新几乎不可能在该平台上产生。我们也都看到了:iPhone 5s 上的指纹识别体验极佳,而 Android 诸厂的跟风之作均不具备可用性。

 

苹果把生态硬件化,谷歌把生态云端化

 

结果就是谷歌和苹果选择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苹果不断走向软硬件体验的融合(iBeacon、指纹识别、M7、Mac OS和iOS设备的互通等),谷歌在这一领域难望苹果项背。通过Google Play Services、云和机器学习,谷歌正在把 Android 生态向云端迁移。在这一领域苹果无法匹敌谷歌。

 

悖论:设备VS云

 

在这两种生态模式之间,开发者陷入了困境。一方面Android拥有更多的用户,看起来更容易进入;另一方面苹果生态内部强敌林立难度大,但它提供了有限的选择反而节省了开发成本。三星在不同区域发售的 Galaxy 手机居然拥有不同的摄像头驱动,你开发的一款应用可能在韩版 Galaxy 上崩溃,在欧版上运行良好,或者在两款上都崩溃…… 作为开发者,你会怎么选?你的时间有限,资金有限,必须尽快开发出应用来进行下一轮融资。选择iOS是显然的。大部分的应用创新还是首先出现在 iOS 平台上。

哪个平台会出现更多的创新?如果你认同Game Oven的观点,那创新仍是 iOS first,之后才轮到Android(甚至根本无法出现在 Android 上)。但也有人认为未来的创新将更多出现在云领域而不是本地应用或者硬件层面,因此谷歌将在自己的舒适区打败苹果。

然而第二种观点同样会面对一个悖论。假设未来最好的东西都出现在云端,那用户可能会更倾向于按照设计、质量、舒适度和做工来选择设备。逻辑很简单,在云端嘛,不同设备间在服务层面上已经没有差别,用Android设备和苹果设备都是用相似的云服务,这时候用户选择设备肯定越发从硬件本身出发……而苹果最擅长的就是制造精美的硬件。

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10余年前 Web 曾经拯救了苹果。互联网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苹果电脑生态和微软PC生态之间在软件层面的巨大差距。用户可以买一款 iMac 而无需过分担心软件匮乏。

如果云是未来,那苹果在这样的未来里全然是输家吗?


  • 上一条新闻: 阿里“170号码”资费比运营商套餐贵

  • 下一条新闻: 计算机首次通过图灵测试 标志人工智能新阶段
  • 返回上级新闻
  •  相关评论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呢称:
    验证码:
     评论内容: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乡1号1幢1431号 电话:010-56142899 传真:010-82085683 热线:18701104954 邮箱:xmkj@bjxmkj.com QQ:74495258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 北京信铭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0905696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