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初,腾讯公益携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公益合作伙伴,会同热心环保的杰出人士,向所有中国网民发出联合倡议,发起“低碳过春节”公益活动。
3月27日20:30至21:30,全球6000多个城市参与了“地球一小时”的公益活动,数亿参与者以熄灯一小时的方式向全世界发出“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
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延伸发起了“低碳生活周”活动,每天将提出一项节能减排目标,包括节约1升水、节省10张纸、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
近日,搜狐焦点在全国近3万社区发起“低碳环保我先行36季全国总动员行动”,即在2010年未来的九个月中,每周倡导一个“低碳环保”行动。
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到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再到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无一不传递着低碳环保的理念。“全球熄灯一小时”万众瞩目,“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媒体倡导、市民呼吁的“低碳生活”也愈演愈烈蔚然成风。
“低碳”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词汇,“今天你低碳了吗?”也成为许多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究竟低碳生活离我们有多远呢?
低碳生活,旨在提倡大家从自己的生活习惯做起,控制或者注意个人的碳排量,通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地说,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是养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其实需要的只是稍稍改变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就在你我的举手之劳之中。
节约用电,使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
用电邮、MSN等即时通讯工具代替传真打印机;
拒绝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杯子、塑料袋等用品;
每张纸都双面使用;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
在使用笔记本时要特别注意对电池完全放电、尽量不使用外接设备、关闭暂不使用的设备和接口、关闭屏幕保护程序、合理选择关机方式;
用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替代私家车出行;
以视频会议代替召开现场会议;
使用3G手机;
节约用水,洗菜水、洗手水循环利用;
多种树,参与植树造林的活动等等。
随着低碳经济的来临,“低碳”已成为通信企业的一项社会责任,许多企业更加注重节能减排,低碳通信即将成为主流。哥本哈根会议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而中国电信对于新能源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青海开始了太阳能基站的建设。
近年,全球气候变化无常、水土严重流失、温室效应明显、耕地沙化蔓延、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这一切都正在严重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低碳生活的倡导,是我们当今提高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然而,低碳生活远远不是“一小时”所能涵盖得了的。“低碳生活”的理念应该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小时”,正如我们吃饭、喝水、休息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生活中的碳足迹折射出现代人的生活轨迹,从高碳生活向低碳生活的迈进,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但文明往往就是从一点一滴上积累起来的。 |